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阿里斯塔网络公司(Arista Networks)和Juniper网络公司(Juniper Networks)等公司的网络设备都运行在这些供应商拥有和构建的操作系统软件上。一些政党认为这需要改变。
周二上午,思科和其他交换芯片供应商的Innovium宣布与原设备制造商ODM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它正在测试和认证基于其芯片和开源软件的网络交换机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NiC_(操作系统)“target=”\u blank“rel=”noopener noreferrer“data component=”externalLink“>SONiC操作系统,一种由Microsoft和Open Compute Project开发的网络操作系统,根据gnugpl和Apache许可证的混合。
“这些大型云公司正在走分拆式转换的道路,我们希望将其带给较小的客户,”Innovium营销主管Amit Sanyal说,在与ZDNet的通话中,Innovium销售了一系列名为Teralynx的交换芯片,其系统吞吐量从每秒1tbit扩展到25.6tbit。该公司与Broadcom展开竞争,Broadcom销售思科系统和其他公司的绝大多数网络交换机芯片。
正如Senyal所描述的那样,网络正在沿着Facebook和其他云计算巨头所使用的专门构建的白盒服务器的路线发展。”超级定标器选择合适的芯片、合适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然后是管理和编排工具。”。
“他们可以获得更快的创新,他们可以快速方便地扩展基础设施,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网络中。”
立即偿还是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的一大削减。根据Sanyal引用的来自Gartner的数据,使用开源交换机可以减少50%的资本支出和30%的运营支出。据称,总拥有成本之和是思科和其他交换机的两倍优势。
同时:网络芯片竞争者Innovium获得1.7亿美元挑战Broadcom,准备迎接400 gig的冲击,然而,软件支持还没有像Windows或Linux服务器市场那样为白盒供应商提供广阔的市场。
“客户没有超定标器的资源来整合所有这些,”Sanyal说他们依赖原始设备制造商,原始设备制造商依赖他们专有的NOS(网络操作系统)。”他说,指的是思科、阿里斯塔和其他公司。他说,SONiC已经开发了四年,Innovium一直在对软件进行投资,以“强化它”,在众多ODM的硬件上验证它的运行,并用各种连接测试它的使用,包括各种光学和布线。
目标是较小的云运营商他说,不要像Facebook和微软那样拥有一支“工程师大军”。他说,这意味着当基于SONiC的交换机需要技术支持时,Innovium及其ODM合作伙伴可以提供“单喉扼杀”。
微软的LinkedIn业务正在德克萨斯州和俄勒冈州的多个数据中心使用基于Innovium的交换机,SONiC正在生产。他说,第二层云服务提供商对此也很感兴趣。总部位于圣何塞的Innovium已经获得了3.8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目前价值13亿美元,Sanyal说。
Innovium声称拥有29%的市场份额,其全球总出货量为每秒50千兆位的“SERDES”或序列化反序列化器,这是高端网络交换机上端口出货量的常用衡量标准。
相比之下,Broadcom的市场份额为70%,而所有其他网络交换机硅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这意味着Innovium自ZDNet以来获得了市场份额https://www.zdnet.com/article/network-chip-conteller-innovium-scores-1700-million-to-challenge-broadcom-prepares-for-the-400-gig-onstream/“target=”\u blank“>去年7月与该公司进行了交谈。当时,Innovium只有23%的市场份额,而Broadcom只有76%。
开源网络操作系统可能会对思科、阿里斯塔和Juniper(分别是iOS、EOS和JunOS)销售的操作系统的差异化和锁定构成威胁。
询问这些供应商,他们也是Innovium的客户,Sanyal告诉ZDNet,Innovium“将继续与我们的系统合作伙伴合作”,网络巨头“可以利用通用电气此举是为了减少研发,将重点放在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上。“然而,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Sanyal建议原始设备制造商必须意识到SONiC的日益普及。”,Gartner的Andrew Lerner本月在Sanyal的一篇博文中指出,到2025年,40%运行“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的组织,也就是说,超过200个交换机满负荷,将在生产中运行SONiC,包括微软Azure、百度和T-Mobile在内,已经在SONiC上部署了380多万个端口。
网络工作者已经表示支持SONiC。例如,Aristaford,HP在注塑过程中重复使用三维打印材料以减少浪费